蝴蝶的“时尚情结”也许该从这部凄美的故事说起

在所有昆虫中,大概“蝴蝶”这一种翩翩起舞的虫类是最常被运用在服饰上。蝴蝶除了形态的美让人迷恋外,好像没有过多去想与我们人类的性情有何关联。不过蝴蝶让人想到了唯美的爱情,过去有一阵疑惑过我们古代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局他们化为蝴蝶终成眷属,为什么选用的是蝴蝶,而不是其他植物或虫类。

一本新书《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的推荐文中,简述了从蝴蝶的发现到培育的历史上具有意义的女性故事,将有关蝴蝶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与“恪守妇道”、不守“妇道”的妇道之论联系在一起。蝴蝶与女性的交集,从一部《洛丽塔》长篇小说了解起,没看过此故事的也耳听过这词,这个词负有天真无邪、神秘、甜蜜、性感、温婉、梦幻、青涩…的色彩。这部小说的作家纳博科夫也因它而闻名于世,他除了文学家外,还是一位有名的博物学家,有”双L”身份之称-Litterateur(文学家)与Lepidoptera(鳞翅类昆虫专家)。这部小说是纳博科夫在捕捉蝴蝶做研究的路途中而创作,他在后记中这样写道“我和我太太每年夏天都会外出捕捉蝴蝶……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阿什兰市,夜间或阴天能看到蝴蝶在飞舞,而我正是看到这种蝴蝶才获得了《洛丽塔》的创作灵感。”在他的《纳博科夫的蝴蝶》中,认为“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没有事实就没有艺术!”“科学与艺术的交点在于‘细节’,动物的、保护色彩以及形状是有目的的,它们的精彩有时要超出单纯生存的原始目的。在艺术中,个体的风格从本质上讲像海市蜃楼一样丰富并且像海市蜃楼一样有机。”

《洛丽塔》讲述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与名为《蝴蝶夫人》的歌剧略有些类同。”蝴蝶夫人“这个词曾经在耳根盘旋过,但当时却对此故事不怎么明透。这部剧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于1904年在米兰著名的歌剧院首演如今被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剧。后来被演出多种版本,也拍过影片。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美国驻日海军军官平克尔顿为了逢场作戏,娶了一名约十五岁幽娴贞静的艺妓乔乔桑(Cio-Cio San),她的含蓄美征服了他。不过,在婚后一个月左右,这位傲慢的军官将此情视为一时之欢,放弃了乔乔桑,并被归国;而乔乔桑却笃定了他的爱情,苦苦等待着他的归来。三年后,平克尔顿携带他的美国妻子再次来到日本,得知巧巧桑给他生了个儿子,便索取认养孩子。外表虽柔但性情刚烈的乔乔桑对丈夫多情又薄情倍感屈辱,于是用父亲遗留下来的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蝴蝶夫人》这部悲催的爱情背叛剧激发了多种的艺术,当然也包括时尚。(乍一看与日本和服的对比,蝴蝶的整体构造越看越像极了和服的廓形。这难道也是取名原因之一?)这部剧故事的背景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悲剧下开启了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的融合之路。

1853年日本江户时期,全权代表美方的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马休佩里授命入港访日本,说服日本江户幕府与美国缔结和亲条约。佩里在日本幕府设置的招待所里花了大约有1个月协议条约内容,最后于1854年签署了神奈川条约。随后,代表美方的东印度与其他西方国家也陆续签署了类似的条约。

很快日本的一切文化物品普遍地流行为西方的新潮品,尤其在英国、法国与荷兰。从19世纪60年代接下来的30年里,日本的手工艺品与艺术(像和服、折扇、漆盒、版画等)风靡一时于西方,成为那时最时尚的物品。日本文化从那时起深深吸引了著名的画家梵高、莫奈、罗特列克、埃德加·德加等。1876年,法国艺术评论家Philippe Burty造了“Japonisme(日本风/和风热潮)”这个词,来形容西方对日本魅力的迷恋,特别是对日本美术的审美崇拜。

《蝴蝶夫人》这个故事是虚构?这也曾引发了争议性。事实与虚构也许在19世纪末日本的神奈川条约期间,曾发生过“Temporary wives(临时妻子)”的可悲事件。但在这里不是要说的关键点,而是这部剧映射了西方人喜爱日本东方学。

被称激动人心的时尚作品,最深刻的是”海盗爷“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为迪奥设计了名为”Japanese New Look日本新风貌“的2007年春夏系列。他汲取了这部《蝴蝶夫人》的场景人设,产生出唯美、感性、叙事性、富有感彩的时装秀。

起源也是本质。虽有说日本的文化源于我们中国古代文化而演变的,加利亚诺的这作品有可能存在文化的矛盾性,但是通过一个抒情的叙事、室内风格、舞台效果及音乐色彩的手法,把两种不同时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范!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